“今春与你同渡”的暖心援助

发布日期:2021-02-26 17:22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本报记者 祝 闯

2586位心理援助志愿者,24小时轮班坚守132部电话,随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今年1月,黑龙江出现新冠肺炎散发病例,全省按照风险等级启动严格防控措施。为了舒缓群众的心理压力,满足部分特殊群众的心理需求,省民政厅接连印发两个通知,指导各地民政部门和各有关服务机构有序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援助服务。其中,省民政厅、佳木斯市民政局联合佳木斯市心理学会开展的“今春与你同渡”线上心理援助服务,包括网络专题心理辅导和热线咨询两种形式。服务对象为省内因疫情原因而产生不良情绪和需要心理疏导、心理支持的疫情防控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的民政服务对象和社会群众。

截至目前,本次全省范围的线上心理援助活动已经提供服务近十万人次。

确诊的她不害怕了

“为什么是我,那么多的人为什么只有我感染了!”被隔离了两天两夜的大学生小丽,在第三天得知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呼吸越发急促、额头冒着汗珠,两行眼泪不停地往下流。我才20岁,以后怎么办?我的家人谁来照顾?”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小丽依然难以释怀。她说,当时非常焦虑、恐惧,胸口像压了一块巨石。

无助之际,她尝试添加心理援助志愿者麻连红的微信,微信很快就添加成功,但小丽却一言未发。

当晚夜里12点刚过,小丽终于下定决心与麻连红进行微信语音通话。

“我被确诊了,脑子里一团乱麻,万一治不好怎么办,我还这么年轻。”小丽边哭边说。麻连红耐心地倾听着小丽的诉说,走进书房,打开台灯,边记边说:“小丽啊,你好。我知道你现在很委屈也很难过。既然很压抑,那今晚你就和我痛快地哭一场吧。”

小丽泣不成声,麻连红安慰道:“在疫情这样的灾难面前,人类都害怕,都会有恐惧的心理,出现焦虑的表现,这很正常。但你是否关注过这次疫情的治愈率?新闻上说咱们省已经有不少确诊患者治愈出院了……”

不停的安抚使小丽逐渐平静下来。麻连红继续鼓励小丽说:“你刚20岁非常年轻,医生都说了,抵御病毒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那我该怎么提高免疫力呢?”小丽这一追问,让麻连红感到小丽的心理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她进一步引导道:“除了配合必要的治疗以外,你要保障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我可以和同学视频通话一起做瑜伽!”

“对啊,你还可以和家人保持联系,多聊聊天。”

“嗯,我还可以……”

近一个小时的电话陪伴,小丽几近崩溃的心情终于逐渐平复,她告诉麻连红,现在心里踏实多了,已经连着两个晚上都睡不着,现在忽然有了睡意。

电话挂断的那一刻,小丽房间里的灯光暗了;而麻连红的台灯还亮着,她要继续整理谈话记录、做小结。

“其实来电者才是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专家。”麻连红告诉记者,“心理援助服务就是帮助来电者找到自己心理问题的症结,通过专业引导帮助其解开心里的结,自己走出来。”

麻连红在2020年参加过援助武汉心理志愿服务。在她看来,心理援助志愿者就像一个桥梁建造师,帮心理失衡的服务对象架起一座回归理性情绪的桥。

隔离的他生活规律了

因为与新冠肺炎患者有过接触,41岁的王先生在居家隔离的第三天开始变得焦虑。面对镜子里颓废的自己,心里越发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开始摔东西。察觉自己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一天夜里11点50分,王先生拨通了“今春与你同渡”心理援助服务咨询电话,联系到了心理援助志愿者史力。

“我不想活了!”没等史力开口,王先生一股脑说出了自己的近况,“刚开始没啥事,每天该干啥干啥,可从第三天开始,手机一玩就是半天,困了就睡觉,饿了就吃东西,一天到晚想干啥就干啥,感觉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别着急,慢慢说,你还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史力耐心倾听王先生的来电,细致做着记录。就在王先生语气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突然又激动起来,“我不想活了!”

王先生情绪不稳定,史力尽量和他聊些轻松的话题,回忆过去美好的事情。在进一步的沟通中,史力凭专业感觉,王先生的轻生想法并非偶然。

从一开始来电,史力就对王先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着评估,他判断王先生之前疑似患有心理疾病,这次隔离导致旧病复发,间歇性情绪失控,心理评估属于低风险水平。虽然嘴上喊着轻生,但只是为了宣泄一下情绪。

为了缓解王先生的心理焦虑,史力对他进行了专门的心理辅导。

“你现在有家庭、有事业,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等疫情过去,都会回归正常……”经过一番劝说,王先生的情绪逐渐平稳,史力接着又说,“我建议你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小目标!什么小目标?”

“很简单,规律作息。”史力用轻松的语气告诉王先生,“你可以把白天的作息时间调整到和上班时一样,按时起床、按计划开展工作、定时吃饭,晚上则要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并且要多和家人沟通,多聊天,睡得不能太晚……”

听完史力的建议,王先生表示赞同,还追问了几个关于 “小目标”的细节问题。在通话的最后,王先生说:“我得列个表,把这些日程都写上去,完成一项就打个对钩。”心结解开了,王先生愉快地和史力道别后挂断了电话。

“这次疫情采取了严格的隔离管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而隔离也成为了不少人心理问题触发的‘扳机点’。如果在此刻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就能帮助像王先生这样的人尽快调整情绪,化解心理危机。”史力长期从事心理研究工作,对隔离期间的心理问题有着一个专业人员的观察和思考。

工作中的她心情舒畅了

“有的工作人员辞职了,工作摊到我们在职人员的身上了……老人不听劝还不配合管理,我现在压力很大。”齐齐哈尔市一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诉说自己的苦衷时,她情绪激动,说着说着就哭了。

“别着急,慢慢说,我在听。”透过抽泣声,心理志愿者范秀丽判断对方一定劳累很久了,她一边安慰,一边计划着心理疏导方案。

“我先不说了,还有工作等着我处理呢。”来电者说着就要挂断电话,范秀丽赶紧补充了一句:“我的手机号就是微信号,你可以加我微信,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

电话挂断不久,范秀丽的微信收到了名为“小树”的添加好友申请。

“养老机构采取封闭管理,是政府和机构对老人负责的表现。老人岁数大了,抵抗力不比年轻人,万一传染了可就麻烦大了,你们也害怕出现这样的情况吧。”在微信聊天中,范秀丽表达了对于疫情期间养老机构采取相应措施的理解,同时为了给“小树”减压,她鼓励“小树”说:“封闭管理以后工作内容肯定比过去多了,你的责任心很强,感觉到的压力会更大。但是疫情终将会过去,而且每个人、每个单位防疫做得越好,疫情就会越快结束。如果你现在有想做的事而因为疫情耽误了,那可以先把事情记下来,等解封了就抓紧去实现它。”

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类似朋友间聊天的微信沟通让“小树”变得平静,发来的信息也逐渐从消沉变得积极了。在聊天中,范秀丽得知“小树”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为此,她和她所在的机构一边积极参与志愿心理咨询服务,一边着手为“小树”这样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群体提供更多帮助。他们专门设计了以养老院老年人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心理辅导网络直播课。

2月18日,《养老院老年人情绪管理》专题讲座网络直播如期进行,佳木斯市圆梦社会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郜千雅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讲解分析了老人和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心理情绪变化的规律,并且结合案例对老人常见的不合理情绪进行了剖析。当时有492人在线观看,评论留言343条。这场网络直播讲座让老人和工作人员对彼此都有了新的认识。

范秀丽说,从1月31日到2月25日,在黑龙江省民政厅的指导下,已经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10场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内容除了关爱养老院老人,还涵盖调节家庭关系、就地过好年、缓解社区网格员压力等10个方面的内容。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2.2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巴中市民政局电话:0827-5260774 地址:巴中市江北大道中段38号网站地图
ICP备案:蜀ICP备14032324号-2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102号网站标识码:5119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