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养模式”破解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难

发布日期:2020-09-21 11:58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刘德民 马永生

  河南省周口市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现有农村特困人员5.29万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必须解决这部分人员的养老难题。近年来,周口市民政局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宗旨,认真贯彻落实“扶贫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标要求,坚持开拓创新、多措并举,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原则,实施“集中供养”“居村联养”“社会托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五种社会兜底保障模式,不仅丰富完善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而且为全市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敬老院改造提升

  推行集中供养

  周口市高度重视农村敬老院建设,把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从2016年下半年就着手谋划实施,研究制订了《周口市农村敬老院综合提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起,组织实施了“全市敬老院三年发展规划”,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了16个方面综合提升改造内容。截至目前,全市147所敬老院,共整合资金2.42亿元,已改扩建房屋4617间,新增床位5461个,新增建筑面积43860平方米,有力保障了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需求。2019年,统筹指导各县市区制定了敬老院2020-2022年三年改造提升行动计划,重点对建筑标准、设施设备、院区场地、用房功能、适老化改造、照护型床位、消防安全等7类指标进行提升。目前,全市147所公办敬老院入住特困人员9518名。

  坚持就近就便养老

  推行居村联养

  对于不愿意离开老家、老友的特困人员,重点在2000人以上或特困人员30人以上的行政村设立居村联养点。通过把村内闲置民居改造为居村联养点,推行“居村抱团养老”,满足了特困老人“养老不离家、就近养老”的需求。同时,按照敬老院的标准,配备工作人员,负责照顾供养对象日常生活,遇到生病等特殊情况及时送医救治。目前,全市273所居村联养点入住特困人员7639名。其中太康县引导社会力量,按照“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标准,新建或改建157所居村联养点;淮阳区由乡镇统筹,重点利用村室、闲置厂房、闲置学校,建设了68所居村联养点;郸城县、扶沟县、沈丘县也采取不同方式建设了居村联养点。通过居村联养点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尊重意愿、适应习惯、整合资源、就近供养”的目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坚持医疗养老结合

  推行社会托养

  对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无人照料的特困人员,按照“选准入住对象,用好医保政策,整合医疗资源,做到医养结合”的要求,利用辖区内社会办养老机构、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社会托养点,由行政村、老人、社会托养机构、老人近亲属签订协议,将特困老人的供养费用交至托养机构,由托养机构为失能、半失能和身体有慢性病的特困老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社会托养服务。目前,全市共有51所社会托养机构,入住特困人员2384名。

  坚持弘扬孝道文化

  推行亲情赡养

  对于身体健康、家中有财产、不愿入住居村联养点的特困人员,坚持实行“两自愿、两保障、两监督”,即亲属自愿、特困人员自愿,特困人员生活有保障、赡养人报酬有保障,村“两委”监督、社会监督。由村“两委”干部引导近亲属与特困人员签订亲情赡养协议,将老人接回家中“合锅合住”,共同生活。特困人员的供养费、责任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财产作为赡养人的报酬,并进行司法公证、村内公示,乡、村两级定期不定期对亲情赡养情况进行走访,查看协议落实情况,建立健全走访档案,切实加强监管,确保特困人员与赡养人共同生活、安度晚年。目前,全市亲情赡养特困人员20584名。

  坚持倡树大爱新风

  推行邻里助养

  对于个别不愿意离开家、无近亲属、但有街坊邻居愿意照顾的特困人员,坚持“双方自愿、政府辅助、村级引导、社会监督”的原则,由村“两委”引导双方签订邻里助养协议,村新风协会监督。由助养人为特困人员提供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看护陪护等助养服务。目前,全市邻里助养特困人员7036名。其中郸城县采取村委监督、邻里照顾的形式,将3035名身体健康,自理能力较强的特困人员交由邻里养老;沈丘县由特困人员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牵头,将1926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托养至亲戚家中;商水县邻里助养特困人员2050人;太康县将行政村保洁员、治安巡逻员等公益岗位优先向助养人倾斜,每月为其发放200元-300元的报酬,全县25名特困人员在助养人的帮助下过上了幸福生活。

  周口市民政局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家庭多方资源,推行农村特困人员“五养模式”,实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融入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满足了农村特困老人多层次多样性医护和供养需求,也催生了一批周口好人。比如,太康县先后有6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其中直接参与“五养模式”运行的中国好人有6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巴中市民政局电话:0827-5260774 地址:巴中市江北大道中段38号网站地图
ICP备案:蜀ICP备14032324号-2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102号网站标识码:5119000005